在各行各業中,證券營業員也得到了許多個第一。
1、 執照考最多張
不是說每張執照都一定要,但你要在這個行業中往上爬,最好有這些執照當你的武器,最基本的,要有證券營業員跟期貨營業員執照才可以當營業員。
隨著台灣金融市場的大整合,台灣的銀行變成了金控,為了跟外商銀行對抗及提高品質,
要考的執照突然增加了一堆,如證券、期貨、高級營業員、投信投顧、信託、保險(3種)、外匯、銀行內控、稽核、集保、分析師、理財專員...等等10幾張執照,大部份的執照可有可無,但要在業界生存,增加本身的價值,就得拼命的考。
2、 認識的人最多
一個成熟的營業員,客人大約在500--800位,低於500位客人,不容易生存太久,高於800位,會顧此失彼,慢慢留失。
由於職業風險所在,你必須去認識每位客人,想想,若這個人你完全不認識,他一次下100
萬的單,你敢接嗎?所以,認識客人是必要的動作。或許你會說,醫生接觸的人更多,那當然,但醫生並不認識每位病人,若在路上遇到醫生,他不會對你寒喧問暖。
3、工作壽命最短
證券營業員的工作壽命不長,大概只比總統跟其它業務性質的工作長一些吧!
壓力大、風險高及金錢的流通,『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』這句話真是太適用於證券業了,
業績好的營業員會被提拔為主管,業績不好更不用說了,歡迎到VIP坐坐,證券業是很現實的,當主管除了本身的學經歷條件外,交際應酬、公司的業績壓力、遇狀況的應變、本身職權的拿捏...等等,都要有兩把刷子。
目前大盤的交易時間長達5個小時(加上期指),從高雄坐火車到台北都不用這麼久,對營
業員來說,真是體力的煎熬,盤好的時候,忙得頭昏眼花;盤不好的時候,也沖得頭昏眼
花,我還聽過,有營業員憋尿憋出病來的,總歸以上的分析,證券營業員連續做滿10年的
真的是少之又少,我建議做滿10年就應該發退休金。
另外,證券法規對營業員來講,簡直就是綁得死死的,一不小心,就會被吊牌,沒有牌就
不能接單,總之,證券營業員的工作很沒有保障,不要說不知道下個月薪水多少,悲觀一點看,下個月還有沒有工作都不敢保證。
4、 平均薪水最高
指的是市佔率在萬分之0.5以上的營業員,市況好的時候,年薪幾乎可達百萬(逐年降低
中),但市況好是3年才一次(甚至更久),不是常常過年的。
百萬年薪來算,平均月薪8萬元,比一般公司的董事長、總經理還高很多,似乎很吸引人,但若碰到股市走大空頭,以上業績的營業員有時1個月領不到2萬元,收入起浮很大,你永遠都不知道,下個月可以領多少薪水。
業績最好的營業員,稱為SUPER,很難定義,但工作時間可以說是早上7點起床,沒有下
班時間,大戶隨CALL隨到,交際手腕(陪客人打牌之類的)、EQ、專業、應酬、人際資源、
特定大戶、資金、甚至要有一定的姿色,不是每家公司都有的。當然,有能力做到SUPER,
就有資格領高薪,6、7年前,月領50萬以上的SUPER是存在的,在每個月漂亮的薪資單後面卻是寫著—沒有退休金、客人虧錢、業績壓力、健康變差、下個月不知領多少...。
5、跳槽率最高
可以到證券公司統計一下,營業員的第一家存活率大約只有3成,這還不包括陣亡而離開
這個市場的,第2家存活率約5成,待3家證券公司以上的大有人在。
跳槽的原因很簡單,不是做得太好就是做得太爛,很少有人是因為要搬家才跳槽的(難道是
跑路?)。每家號子的經理人都有一個工作,就是尋找優秀的營業員,並把他挖過來,這樣的例子反而是比較少的,大部份都是在原公司待不下去,換公司換手氣,看股票會不會沖贏,或遇到大戶給你下單。
有趣的是,看一下各基金經理人的經歷,很少看過哪位基金經理人只待過1家券商的,原
來,基金經理人的跳槽率才是最高的,而9成以上都是因為把基金操得太爛,所以被換掉
的,2002年的基金經理人週轉率是1.6天就可證明。
6、 離婚率高
不敢說是最高的,但證券業離婚率偏高卻是不爭的事實,當愛情與麵包無法兼顧時,營業
員幾乎都選擇麵包,因為證券營業員特別現實。
常吵架的原因,大都是『今天又沖輸了』、『叫你不要買,你就不聽我的話』...之類,另
外,由於數字看多了,物質生活自然會有點『善待自己』,也就是生活奢侈。其實,這也是人之常情,在忙碌了一天後,算算今天賺了好幾千元,看到喜歡的東西時是不會太客氣的,只是在另一半的眼裡,這是浪費、奢侈,久而久之就是吵架,也是離婚的前兆。
奉勸所有的證券營業員,在努力賺錢的同時,也要為自己的家庭生活鋪路,畢竟,營業員
這個工作是短暫的,而家人才是陪你一輩子的人。
2003/1